“1970年代式滞胀”要重现?国际清算银行:现今情况有所不同
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正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但上世纪70年代那种滞胀“恶梦”不太可能重演。
国际清算银行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可以肯定的是,石油、天然气、食品和金属价格的飙升,都将加剧本已高企的通胀压力。此外,由于俄乌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的额外制裁可能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报告称:“以某些标准衡量,最近的事件看起来比上世纪70年代更具破坏性。例如,最近的价格上涨影响了更广泛的大宗商品。上世纪70年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集中在石油市场,而最近几个月,能源、农产品和金属等价格都出现了强劲上涨。”
BIS补充称,尽管上世纪70年代油价飙升幅度更大,但随着大宗商品进口国遭受的损失将超过出口国,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风险。
滞胀警钟不断被敲响
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出炉之际,一些顶级经济学家正越来越多地对滞胀敲响警钟。周三,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前首席执行官、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避免衰退,但滞胀不可避免。
周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也表示,滞胀是他对美国经济的基本设想,因为如果美联储想要控制住通胀,它需要采取大量紧缩措施。
不过,对此BIS认为,今天的大宗商品冲击可能不像上世纪70年代那么严重。例如,当前的“通胀背景”没有那么严重。与上世纪70年代不同的是,在今天的全球通胀爆发之前,有好几年的物价偏低压力。
此外,全球经济现在的能源密集型程度有所降低。国际清算银行估计,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相对于GDP的能源消耗已经下降了40%左右。最后,与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货币体系崩溃的上世纪70年代相比,各国央行应对危机的能力更强了。
出于上述原因,国际清算银行表示,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不太可能重演。但该行补充称,大宗商品价格高企仍将具有破坏性,如果央行允许通胀长时间保持在高位,它们可能会失去信誉。
最后,报告总结称,“在高通胀在家庭和企业决策中根深蒂固之前,这就要求迅速恢复至低通胀。”
【转载声明】∶凡注明“融聚时代原创”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私自复制发表,如若转载请注明「融聚时代」+文章链接。
文章地址:httpss://www.fangyindai.com/xdbk/2052.html
相关推荐
- 交通银行称提前还款公告对客户无实质影响
- 涉农贷款成普惠金融新增长极 增量背后银行需补课
- 央行称下半年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市场预计政策利率难调LPR或有空间
- 3银行在沪机构合计罚没超2000万 另有多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被点名 严监管下业内自查力度再加强
- 央行: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4.2%
- 促消费放贷机构普降利率:银行最低至3.65%,网络助贷息可打五折
- 划重点!下半年,银保监会要做这几件事
- 银保监会: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金融机构严守风险底线,下半年加大信贷投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 建设银行发布最新重要公告!由他担任首席财务官
- “秒”级融资服务 助企纾困升级 北京交行服务小微跑出新速度
- 新疆银行获“AA+”评级 信贷面临行业集中风险丨评级观察
- 银行消费利率显著下调,会伤了互联网信贷吗?
- 招商拓扑银行撤回开业申请,京东科技“痛失”银行牌照
- 河南4家村镇银行第二批垫付首日:有储户五分钟左右完成提现操作
- 大行发力、小行入局 消费贷利率低价打折,原因几何
- 人民银行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
- 三峡银行压降第三方平台和异地互联网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下降超50%
- 严控信用卡资金用途建行:违规使用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还将采取降额、停卡等措施
- 银保监会公布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 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