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睡眠账户”将被加速清理
何为“睡眠账户”?为何要清理“睡眠账户”?清理是否意味着直接销户?若被清理后还想使用,持卡人如何恢复账户功能?
何为“睡眠账户”
作为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银行账户在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其开立数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27.79亿户,较上季度末增加3.18亿户,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9.05户。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乏“睡眠账户”。经济日报记者根据多家银行发布的公告发现,所谓“睡眠账户”,多指那些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零,且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
除了以上类型,“睡眠账户”通常还指那些“存量异常账户”。根据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已开立Ⅰ类户需再新开户的,应当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
其中,Ⅰ类户有实体卡或存折,主要用于现金存取、大额转账、大额消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Ⅱ类户、Ⅲ类户没有实体卡,属于电子账户,在已有的Ⅰ类户基础上增设,Ⅱ类户主要用于个人日常刷卡消费、网络购物、网络缴费等,还可以购买开户银行的投资理财产品,Ⅲ类户主要用于金额较小、频次较高的交易,尤其适用于移动支付业务。
针对此前已在同一家银行开立多个Ⅰ类户的情况,监管部门提出,银行应当对同一存款人开户数量较多的情况进行摸排清理,要求存款人作出说明,核实其开户的合理性;如果无法核实,银行应当引导存款人撤销或归并账户,或者降低账户类别,例如将Ⅰ类户降为Ⅱ类户等。
例如,中国邮储银行已逐步、分批对同一客户名下个人结算账户超标准数量进行清理,标准为Ⅰ类户1个、Ⅱ类户5个、Ⅲ类户5个。“如果您的账户存在上述情况,请您本人持有效实名证件,尽快到我行任意网点进行合理性登记、降级以及销户处理。”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说,逾期未清理的账户,该行将限制金融服务。
“清理”并非“销户”
如果个人“睡眠账户”已被清理,是否意味着该账户被彻底销户、不能再使用?并非如此。记者发现,除部分银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销户”,多家银行的“清理”工作实际上只是限制了该账户的部分金融服务功能。
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21年3月10日起开展个人长期不动户的销户清理工作,用户可在3月10日前持有效身份证件到该行的营业网点办理激活手续,如未在此前对符合销户清理条件的借记卡进行激活,该行将对清理范围内的个人借记卡进行销户。
中国工商银行则在公告中表示,如果某“睡眠账户”被清理,其账户功能将被调整为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
值得注意的是,销户、限制交易的账户并不包括以下类型。一是政策类账户,如金融社保卡、军人保障卡、武警军人保障卡、退役军人拥军优抚卡、公积金联名卡等;二是特色账户,如理财金账户卡、财富理财金卡等。
“如果您的账户在清理范围内,但是您希望继续使用,要在清理工作正式开始前完成一笔动账交易,用于激活账户。”工行相关负责人说,动账交易包括存取款、汇入汇出、转账、消费、缴费等主动动账交易,但不包括结息、查询、司法冻结、司法扣划等非客户主动发起的动账交易。
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逾期未激活,工行将把该账户的功能调整为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若用户需要继续使用该账户,可以去银行的营业网点核验身份,然后恢复账户功能。
但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各家银行均已通过多种方式对持卡人进行了提前通知,如网站公示、向持卡人发送短信等,但仍有部分受访持卡人表示自己对此“不知情”,或者未仔细阅读相关信息。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为减少银行、用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建议银行可增加电话通知这一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方式;另一方面,持卡人也应该养成定期盘点、查看银行账户的习惯,增加风险管理意识,以防自己长期不使用的账户被不法分子盗用。
有效防范电信诈骗
为何要开展“睡眠账户”清理工作?核心原因是落实监管要求,积极响应“断卡”行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保障个人账户的资金安全。
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部署全国“断卡”行动。公安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
为此,要切实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在侦办电信网络违法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不法分子往往通过账户买卖来获取个人银行账户,特别是长期闲置的“睡眠账户”,很容易为账户买卖提供可乘之机。
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是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影响单位或个人信用记录,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银行网点和支付机构来说,应加强对违法办卡、出租账户行为的识别和监控,采取措施减少出租、出售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行为的发生。
那么接下来,持卡人应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应重点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妥善保管自己的银行卡及支付账户,切不可贪图小利而出售、出租银行卡,银行卡一旦丢失,应及时更改密码或挂失、补办。
第二,及时对持有账户进行分类处置并妥善保管。其中,对确实不再需要使用的银行卡或存折,应及时到银行办理销户,或者把一些主要用于网络支付、小额高频支付的Ⅰ类户降级为Ⅱ类户、Ⅲ类户,由此,既能够实现个人资金的集中管理,又可以防范网络支付风险。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声明】∶凡注明“融聚时代原创”的文章,未经本站授权不得私自复制发表,如若转载请注明「融聚时代」+文章链接。
文章地址:httpss://www.fangyindai.com/xdbk/554.html
相关推荐
- 交通银行称提前还款公告对客户无实质影响
- 涉农贷款成普惠金融新增长极 增量背后银行需补课
- 央行称下半年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市场预计政策利率难调LPR或有空间
- 3银行在沪机构合计罚没超2000万 另有多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向被点名 严监管下业内自查力度再加强
- 央行: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4.2%
- 促消费放贷机构普降利率:银行最低至3.65%,网络助贷息可打五折
- 划重点!下半年,银保监会要做这几件事
- 银保监会:支持地方做好“保交楼”工作,配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 金融机构严守风险底线,下半年加大信贷投放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 建设银行发布最新重要公告!由他担任首席财务官
- “秒”级融资服务 助企纾困升级 北京交行服务小微跑出新速度
- 新疆银行获“AA+”评级 信贷面临行业集中风险丨评级观察
- 银行消费利率显著下调,会伤了互联网信贷吗?
- 招商拓扑银行撤回开业申请,京东科技“痛失”银行牌照
- 河南4家村镇银行第二批垫付首日:有储户五分钟左右完成提现操作
- 大行发力、小行入局 消费贷利率低价打折,原因几何
- 人民银行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的通知》
- 三峡银行压降第三方平台和异地互联网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下降超50%
- 严控信用卡资金用途建行:违规使用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还将采取降额、停卡等措施
- 银保监会公布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 全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