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年末降准组合拳,看2022年小微信贷主线 | 小微爆发年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下调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5%,与上月持平。这也是时隔20个月来首次“降息”,此举瞬间引起金融圈热议。
发布时间:2021-12-21 -
工信部:明年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位置
12月2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会议指出,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把工业稳增长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攻关、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提升信息通信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筑牢经济“压舱石”。会议强调,2022年要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1-12-21 -
银保监会: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拓展涉农信贷抵质押物范围 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12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224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会同有关部门,鼓励银行机构依法合规拓展涉农信贷抵质押物范围,健全完善政府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等风险缓释机制。
发布时间:2021-12-17 -
《中国金融》|“商行+投行”助力新能源产业升级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作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抓手,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助力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工作,扎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并积极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工作。近
发布时间:2021-12-17 -
“滚隔夜”债市杠杆率加码?质押式回购规模连续高位
12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趁着流动性充裕、资金价格便宜的良机,债市加杠杆持续火热。自12月6日央行宣布降准以来,资金利率下降,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持续处于高位。
发布时间:2021-12-16 -
央行副行长刘桂平:努力以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桂平今日在“2021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如是表示。
发布时间:2021-12-16 -
“降准+MLF+逆回购”呵护流动性,未来政策利率走向如何?
12月15日,全面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同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开展了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是2.95%、2.20%,与往期水平保持一致。
发布时间:2021-12-15 -
央行:三季度末银行业机构总资产339.36万亿元,同比增长7.7%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布,初步统计,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75.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39.36万亿元,同比增长7.7%;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1.99万亿元,同比增长23.7%;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4.32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发布时间:2021-12-15